- All
- ◤ 請選擇最新消息分類
- All
- 行政公告
- 黃爺爺之家-學生活動
- 黃爺爺之家-老師專區
- 樂齡活動
教育訓練:「跳繩要怎麼教?」(四)
跳繩是非常耗能的有氧運動,它對於肌力與肺活量的訓練是慢跑的三倍,所帶來的疲勞更大,故上跳繩課千萬不能讓學生傻傻的跳一整節課,學生容易疲乏甚至會討厭跳繩。跳繩課程安排上,除了給予適時休息時間外(建議:連續跳繩10分鐘後,給予3-5分鐘的休息時間),也可以透過一點點的變化增加跳繩的挑戰與趣味性。給予學生足以跨越的小挑戰,完成之後的成就感更能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動機。
↑ 育仁的時玨老師&燕雪老師展現默契,一起嘗試跳繩變化。
講師介紹
黃泰源 老師
桃園市富岡國小主任(退休)
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講師
教育部中央健體輔導團咨詢教師
桃園市健體輔導團輔導員
國家A級田徑裁判
本次單元筆記主要摘錄跳繩教學變化與課程Q&A之重點。
停繩動作
任何體育課程的開始,都必須教導相關安全的知識與保護動作。在正式跳繩前,學習跳繩停繩動作,讓學生知道保護自己、避免傷害他人是重要的教學重點。
↑ 正面停繩示範。
↑ 側面停繩示範。
增加跳繩挑戰性與變化性
除了陪伴老師熟悉的趣味性跳繩接力、量化性計次跳繩外,跳繩還有許多變化。腿部跳躍的變化,如:單腳跳、跑步跳、開合跳等,稍稍地增加挑戰性與趣味性。在學生熟悉腿部跳躍後,讓學生嘗試挑戰手部交叉甩繩、側身甩繩等跳繩技巧,持續提供刺激與挑戰,維持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熱度。
此外,跳繩課程播放節奏輕快的音樂,讓孩子跟隨音樂節拍跳動,也是增加跳繩趣味的好方法喔!
下面提供腿部跳法變換與教育部跳繩操影片兩部影片,給陪伴老師們作為教學參考。
↑ 利用腿部跳法的變換,增加跳繩的趣味性。
↑ 教育部:國民體育日─跳繩操示範影片。
陪伴老師疑問解答
班上有幾個學生協調性不好,該如何指導?
協調性的問題有先天或後天練習不足所造成。但不論如何,都需以鼓勵的方式邀請學生參與跳繩等體育課程、不要逼迫他,更避免競賽的環境。讓學生在沒有壓迫的環境中慢慢練習。並在有一定的成就後給予獎勵,逐步培養學生對跳繩或者任何其他運動產生興趣。
班上一名小朋友左右手總是不協調,跳繩的時候右手會轉、左手不會轉,或是左手會轉,右手不會轉,這樣的情形該如何解決?
首先必須釐清,是某一隻手不會甩繩?還是不會雙手一起甩?如果是其中一隻手不會甩繩,就請加強該手的甩繩訓練;若是不會雙手一起甩,老師可以為小朋友多準備一條繩子,雙手一起練習甩繩動作,訓練其直到兩條甩繩的速度與頻率一致。另外提醒所有陪伴老師們,對小朋友來說雙腳能不能順利跳過繩子是很大的壓力,所以之後若要加上跳躍的動作,也先讓兩條繩子練習,待手腳頻率都一致之後,再請學生試著真正跳繩,讓學生有成就感後,再往上爬!
學生在跳繩的過程中手臂大開、姿勢怪異,怎麼教都改不了,應該怎麼辦?
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手機錄下來!讓學生自己看自己跳的樣子,學生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姿勢錯誤、逐步校正。
黃泰源 主任課程最後重點提醒:體育教學最大的重點就是拆解動作,讓學生循序漸進,有成就感後再進行下一步。若小孩某個動作不行,針對該動作進行拆解。身為教育者的專業就在這邊,一步一步來,陪他們一起看到問題、越過難關,讓學生逐漸對運動產生興趣。
2018.09.12
教育訓練:「跳繩要怎麼教?」(三)
跳躍練習有「個人練習」與「班級團體練習」兩種方式:個人練習可加深個人的純熟度,團體練習則可加強學生規則遵守與班級凝聚,老師可依學習進度與班級情形選擇訓練方式,也可用兩種訓練方式,增加課程的豐富度。
↑ 課程當日,陪伴老師們依照順序排隊練習跳躍動作。
講師介紹
黃泰源 老師
桃園市富岡國小主任(退休)
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講師
教育部中央健體輔導團咨詢教師
桃園市健體輔導團輔導員
國家A級田徑裁判
個人練習方式
練習跳躍的同時,加入側邊單手甩繩動作,讓學生在練習跳躍時就可以熟悉自己甩繩的節奏!
併腳跳
單腳跳
單腳交換跳
開合跳
跑步跳
↑ 和單腳交換跳不同,跑步跳膝蓋要往上往前。
※以上動作訓練完慣用手後,記得也要換手甩繩再練習喔!
團體練習方式
像跳房子遊戲一般,學生排隊依序按照地上標誌與指示練習跳躍。但需要特別注意,團體練習前必須設計好排隊與歸隊動線,避免學生衝撞造成爭執與傷害!
↑ 團隊練習動線規劃範例。
跨步走
小跑步
併腳跳
單腳跳
單腳交換跳
開合跳
2018.09.10
教育訓練:「跳繩要怎麼教?」(二)
跳繩看似簡單,實際上動作十分複雜:手甩繩、腳跳躍、軀幹挺直、眼睛判斷並以全身感受相同頻率與節奏。本次單元筆記主要摘錄手部甩繩動作訓練說明,學習運用腕部與肘部肌肉控制甩繩力道,同時抓到甩繩的頻率跟速度,正式進入跳繩練跳時會更事半功倍。
※注意,進行甩繩練習前,學生與學生之間必須保持充沛距離避免傷害彼此。
↑黃泰源 主任示範說明甩繩訓練注意事項 。
講師介紹
黃泰源 老師
桃園市富岡國小主任(退休)
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講師
教育部中央健體輔導團咨詢教師
桃園市健體輔導團輔導員
國家A級田徑裁判
直升機甩繩訓練
透過各種角度的甩繩訓練,訓練手腕與手肘找到甩繩的施力點與力量掌控。若要學習交叉跳,甩繩的練習更是重要的基礎。
上方直升機
前方直升機
側方直升機
跨身側方直升機(不換手)
※訓練完慣用手後,記得要換手訓練,讓雙手都熟悉甩繩動作喔!
小小挑戰:下方直升機
↑ 小小的困難度,給已經熟悉甩繩的小朋友一個變化與挑戰。
2018.09.07
教育訓練:「跳繩要怎麼教?」(一)
跳繩是方便又簡易的運動,相較球類運動費用便宜,更不受時間、場地與人員限制,既能獨力完成操作、又可訓練核心肌群。與慢跑訓練相比,更有三倍核心肌群訓練功效。最重要的,跳繩更可培養學生手、腳、眼力協調與節奏能力,對於許多體育訓練來說,如:馬拉松、拳擊與籃球等,都是很好的前導訓練。
跳繩的優點如此眾多,但多數陪伴老們都遇到相同的問題:「自己會跳,但不知道怎麼幫助學生改進」。為解決陪伴老師教導跳繩各項疑難雜症,黃爺爺之家資源中心特別邀請富岡國小退休主任 黃泰源 主任,協助拆解教學動作,為陪伴老師們增能加持。
為協助無法出席陪伴老師了解課堂內容,小編將上課內容整理單元筆記,於九月陸續刊出。本次單元筆記主要摘錄跳繩的材質、跳繩長度與跳繩前熱身之重點。
講師介紹
黃泰源 老師
桃園市富岡國小主任(退休)
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講師
教育部中央健體輔導團咨詢教師
桃園市健體輔導團輔導員
國家A級田徑裁判
跳繩的材質
配合學生手腕肌耐力與跳繩興趣培養,低年級學生使用質質地較輕、彈腳較不痛的棉繩;中、高年級學生則求跳繩技巧提升,材質為加強甩繩慣性,使用密度較高、重量較重的實心橡膠繩。
跳繩的長度調整
跳繩繩長度依個人身高,測量方法站在繩子一半,將兩端往上舉,剛好在腋下與胸口下源之間,太短或太長皆會影響活動品質!
跳繩前熱身
暖身運動不僅可以增加肌肉收縮的速度與力量、預防肌肉、肌腱與韌帶的傷害,更可讓身心產生「全力以赴的準備」。因跳繩大量且高頻率腿部肌群,泰源主任特別針對腿部熱身,避免跳繩可能待來的傷害,主要動作有三:深蹲、倚牆拉伸腿部肌群、倚牆跑步。
1.深蹲
首先腳與肩同寬,雙手拉直跳繩協助身體平衡並確保深蹲時使用到核心肌群;蹲下時上身保持挺直、膝蓋不可超過腳尖,並注意小腿與大腿角度不用小於90度,維持半蹲,即可達熱身功效。
↑ 深蹲正面示範。
↑ 深蹲側面示範。
↑ 熱身時動作保持靜止,勿呈現搖動或晃動易造成肌肉傷害。
2.倚牆拉伸腿部肌群
雙手貼牆,雙腳呈弓箭步,後腳腳根往地面靠近,以達腿部肌群拉伸之效用!
↑ 倚牆拉伸腿部肌群,記得左右腳都要熱身喔!
3.倚牆跑步
雙手貼牆,往前方跑動;需注意腿部動作是往牆面跑,而非把腿往後抬,大腿與小腿肌群才可確實暖身。
↑ 倚牆跑步動作示範
↑ 錯誤示範:把腿往後抬,無有效熱身。
2018.09.05
「來陪孩子運動吧!」─第二屆海墾盃小鐵人志工招募
本基金會秉持”美好人生 祥和社會”的宗旨,一直以來致力於偏鄉弱勢兒童照顧與社會公益服務。
去年我們舉辦了第一屆小鐵人自我挑戰賽,透過運動賽事來提升孩子們的體能與自信,獲得熱烈的迴響。今年的第二屆小鐵人自我挑戰賽,參賽人數更成長了一倍。也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志工加入服務的行列。
誠摯邀請充滿熱情與活力的您,成為我們的伙伴,一起為偏鄉學童貢獻自己的心力,讓他們更健康、更快樂地成長。
詳細活動內容
●志工招募期間: 8/30-9/12
●服務期間:10-12月小鐵人自我挑戰賽活動期間、7-8暑期營隊(規畫中)
●服務地點:小鐵人賽事舉辦學校
●服務內容:
1.活動期間協助活動物品管理與發放統計。
2.活動賽事工作人員(物品管理/賽事裁判/場控協助/活動領跑)。
●2018小鐵人行前說明與教育訓練:
1.A場:9/13(四)上午0930-1130
2.B場:9/18(二)上午0930-1130
●聯絡人:基金會公關組 莊茗雲
●電話:03-4228229 分機227
●地址:桃園市中壢區中豐北路63號
↑來陪孩子運動吧!黃烈火社會福利基金會第二屆海墾盃小鐵人志工招募!
2018.08.31